2020年以来,瑞昌市武蛟乡对农村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以基础分“铸魂”,凭履职分“立根”,用奖励分“赋能”,借负面分“纠偏”,动态管理,严格考核流程,以“小积分”兑出“大活力”。
制度保障夯基础,从粗放到精细
“铁肩膀”大讲堂
武蛟乡共有党员466名,其中农村党员425名,年轻党员多在外地打工,党员老龄化、党员不积极参与村内事务、党员大会到会率不高等问题突出。2020年,结合武蛟乡实际,制定《武蛟乡党员积分管理办法(试行)》,率先打造小月村党员积分制示范点,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不高,流动党员、年老党员占比较大等实际问题,为党员精准画像,将农村党员细分为“居家党员”“流动党员”“年老党员”“困难党员”和“在职党员”五类,对在职党员进行“目标考核式”管理、对居家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式”管理、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发动式”管理、年老党员进行“关心关爱式”管理、困难党员进行“激励帮扶式”管理。
去年以来,以支部为单位,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量化积分、动态管理”原则,建立统一的党员积分台账。以“发放一份红色书籍、建立一个微信群、确定一名联络员、推送一批学习内容”“四个一”为抓手,架起支部与党员学习的“连心桥”。
建强队伍聚合力,从零散到整体
党员积分榜
今年以来,大桥村深入推广实施党员分类积分制管理,深化大桥农村党员“五员”模式,通过创新一体化统筹、科学化分类、精准化管理、星级化考、激励化保障的全流程管理模式,组建“铁肩膀”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队),设立示范岗,划分责任区,亮身份、明责任、交任务,充分发挥党员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纠纷“调解员”、安全“巡查员”、公益“服务员”的 “五员”作用,让农村党员领岗诺责有目标、有方向,发挥作用更主动、更持续,引领带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中来。
大桥村前任党支部书记刘道贵,在村里任职41年,于2021年1月退休。退职不退责,作为无职党员的他又先后主动认领了村里乡村振兴就业车间“服务员”及政策“宣传员”岗位,协助村“两委”各项工作。无职党员刘道贵说:我在村里忙了几十年,去年已经退休了,我就是闲不住,想借着党员分类积分制管理,为村里做点事。
大桥村党支部书记罗词红说:乡村振兴就业车间给予群众家门口就业机会,实现“就业”“带娃”两不误,这项民生工程尤为重要,刘道贵同志主动承担了就业车间的服务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全乡开设“铁肩膀”大讲堂以来,他又自告奋勇接下了政策“宣传员”职责,让党的理论政策和新时代“铁肩膀”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公开张榜晒积分,从模糊到量化
张榜“晒绩”
公开张榜“晒绩”。规范党支部采取“一月一考核、一季度一晒绩、年终一评议”,按照“基础积分+季度贡献积分+民主评议积分”年度考核,定期将积分在党务公开栏公示,并同步通过党员管理微信群推送,设立积分“红黄榜”,对得分90分以上的党员予以红榜公示,与“民主评议党员”“‘铁肩膀式’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相挂钩;对得分70分以下的党员予以黄榜警示,专门约谈并限期整改。
规范党员管理。通过对党员在党组织开展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各项活动中统一进行量化积分,把党员的自助服务和组织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以积分管理制为抓手,各类活动平台为载体,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主线的党员管理新格局,在坚持党建引领、联系服务群众和推进乡村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下一步,武蛟乡将继续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争取用党员管理“小积分”兑出乡村治理“大活力”,为建设宜居宜业的赤湖明珠、人之向往的梦里水乡凝聚强大合力。刘子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