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摄影报道)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加上又是多雨的季节,也是野生蘑菇疯长的季节。近日,江西省食安办、省食药监局专门印发通知,江西决定自2018年起,每年3月~6月,将在全省范围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蘑菇”百日宣传大行动。
江西属于亚热带气候,特别适宜野生蘑菇的生长。江西省食药监局特别提醒:4-6月是蘑菇中毒高发季节,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居民千万莫贪鲜,采摘不认识的蘑菇食用。据悉,今后,宣传防控作为县市政府年度食品安全考核重要内容。
根据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入调研,摸清野生毒蘑菇的生长分布和群众采摘习惯等有关情况,做到“三个讲清”,即:讲清毒蘑菇的严重危害,讲清毒蘑菇防控的基本知识,讲清毒蘑菇中毒后的急救手段。尤其是县(市、区)、乡村和曾经发生过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地方,组织一线执法人员、基层卫生救治人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江西将加大“拒绝毒蘑菇”公益广告宣传,并在野生毒蘑菇重点生长地带和中毒事故高发区域布置警示标识。
对宣传防控不力的单位和领导予以通报批评,并以省食安办名义抄送各级政府,作为市县政府年度食品安全考核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2015年,国家卫计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共收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69起,中毒5926人,死亡121人。与2014年相比,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5.6%、4.8%和10.0%。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68起、1045人、89人)。
近年来,江西部分地区连续发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令人痛心。2017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油墩街莲西村委会上田村蔡国爱夫妇一家四口食用野生蘑菇中毒;鄱阳的蔡国爱夫妇和两个孙子孙女误吃野生蘑菇灰花纹鹅膏菌,出现中毒情况,4岁的孙子身亡。
记者从江西省食药监局了解到,江西食药监部门也正在统计近三年蘑菇中毒死亡人数,为摸清全省居民误食毒蘑菇提供卫生决策。
图为野生蘑菇。记者 朱淳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