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释放天性 守护梦想 传递希望 洪一学校“乡村课堂”让留守儿童度过快乐暑期
来源:市场信息报 作者:朱淳兵 王贤礼 时间:2018-08-14 

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王贤礼 摄影报道)“这样的‘乡村课堂’,既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又保证了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安全的暑假,我们做家长的都拍手欢迎,希望来年继续要搞这样的活动!”8月13日,由江西青原弘济慈善基金会、洪一乡慈善会、洪一乡关工委、洪一学校联合举办的瑞昌市洪一乡“留守儿童快乐之家———乡村课堂”,经过一个多月的活动即将结束,该乡麦良村十二组村民谈太明还替他的小孙女恋恋不舍。

洪一乡是瑞昌市最边远的一个山区乡,距离城区有70多公里,素有“瑞昌的西藏”之称,属于典型的“老、边、穷”乡,也是大革命时期的红色苏区。该乡以农业为主,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农,80%以上的儿童为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数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爷爷奶奶们大多又年事已高,带孩子很是吃力。为了保障孩子们暑假的安全,同时又能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洪一学校决定创办“乡村课堂”,让他们与城里的孩子一样度过一个轻松而又快乐的暑假。

“乡村课堂”不同于平时的文化课,更多的是课堂之外的东西,例如国学、象棋、剪纸、唱歌、阅读、绘画等,为学生提供一个选择自己兴趣爱好,发挥专长的平台。据悉,洪一乡暑期“乡村课堂”开办以来,因是免费招生,前来报名的学生络绎不绝,参加“乡村课堂”的学生达到150余人。

据介绍,“乡村课堂”以“播种希望、守护幸福,为红色土地留守儿童营造假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为宗旨,免费报名上学。按照学员就近的原则,共分洪一学校与麦良小学两个活动点,组成5个班级,聘请了15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老师和在校大学生担任乡村课堂教学任务,开展了文化、囯学、书法、音乐、美术、体育、棋类、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教学与活动。由于三分之二的学生走读,每天由监护人早晚接送;三分之一学生寄宿,则食宿在“留守儿童之家”。

“乡村课堂”的创办,迅速得到了江西省青原弘济慈善会的大力支持,当他们了解到此事后,立即与该乡慈善会一道共同为“乡村课堂”提供了所需的教材、学习用品、午餐和聘用教师的所需费用。该慈善会理事长妙安大和尚、洪一乡党委书记冯龙兴对乡村课堂非常重视,就如何办好办实提出了高度要求,委派人员现场指导和慰问,并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洪一学校领导干部和工勤人员义务做好组织与服务工作,付出辛勤劳动。同时受到了爱心贤达的捐款、捐书藉资料等大力支持。

“‘乡村课堂’真的好,我们每天都与同学们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游戏、唱歌、跳舞、下象棋,老师们还教我们绘画、书法、读古诗,我们大家都感觉非常的快乐!”洪一学校麦良小学三年级10岁的谈庆琳小朋友高兴地对记者说。 

“如果明年还办‘乡村课堂’,我要继续参加,这样的课与平时的课不一样,增长了许多我们以前在课堂上没有学过的东西!”谈庆琳的同学谈依铌小朋友也接过话题笑着告诉记者。 

“孩子放在学校里,因为有老师们管着,安全有保障,还能学到许多新鲜的东西,我们心里也踏实,也好抽手出来干农活。”该乡大畈村村民谈宇烛对孙女能参加“乡村课堂”,表示自己是举双手赞成的。

“‘乡村课堂’是用爱心守护梦想,用教育传递希望。短期的支教,也许改变不了孩子什么,但一想到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就觉得自己平凡的工作格外有意义。”一位姓朱的年轻教师笑着对记者这样说。

“我们全乡有6个村级小学,在校学生972人,暑期众多留守儿童的安置一直是个突出问题。‘乡村课堂’既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又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为孩子们提供了家的温馨,传递了社会爱心,守护了孩子们的梦想,用教育传递希望,也构建了社会和谐,所以就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洪一学校校长谈国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