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精准助力脱贫攻坚 瑞昌市助推山区贫困人口实现快速和长效脱贫致富
来源:市场信息报 作者:郭遗淼 时间:2018-08-30 

市场信息报讯(通讯员 郭遗淼 摄影报道)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也是治本之策。瑞昌市大多数乡镇位于山区,茶叶产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以来,瑞昌市山区贫困村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涵盖12个乡镇共19个贫困村,帮扶贫困户1000余户,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成为瑞昌市山区贫困人口实现快速和长效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举措。


A、理思路,明目标,一张蓝图干到底。

 

理清发展路径。当前,现代农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瑞昌市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工作有效结合好。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促进农民增收,在增加农民收益中推进贫困户脱贫和长效收益。

明确工作目标。要想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关键要发展好扶贫产业。2015年以来,瑞昌市结合贫困村多为山区的这一最大的实际,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切入点,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品牌整合为基础,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品牌提升、产业脱贫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参与,打造全国茶叶知名品牌”工作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培育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庐山云雾”茶叶品牌整合和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品牌运作有效规范,企业实力逐步增强,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效。


B、给政策,解难题,推动产业真发展

给政策争资金促发展。结合乡村振兴确定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作目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粮食等部门在产业扶贫政策上给予倾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争取上级新茶园开发、低产园改造、市场开拓等项目资金200余万元,整合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和部门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扶持贫困山区茶产业发展。

解难题真帮扶显成效。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公司+农户”“ 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建立茶叶种植教学培训基地3个,每年举办各类茶叶培训班和参加学习交流4次以上,两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10人,培训贫困户500余人次,带动长坑村、北港村等6个贫困村贫困户自发参与茶叶种植,帮助引进白化茶、黄金芽、龙井43等茶叶品种3个,建立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3个。组织企业参加农展会、茶博会、名优茶评比等节会,“雾上春”茶获得2018年北京国际茶叶展金奖、2016年度全国茶叶行业协会评比一等奖和2015年度上海茶博会银奖,被确定为“推介产品”;“秦山山青”和“晨雾之盛”茶获得2016年度江西省第三届庐山问茶会白化茶金奖。

提升贫困村造血功能。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必须优先打好的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开阔思路发展产业。近年来,瑞昌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大力实施茶叶产业扶贫,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生态宜居”的思路,兼顾短、中、长期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提升贫困村“造血”能力,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C、造品牌,促就业,带动村民奔小康

提升茶叶品牌竞争力。产业扶贫不能政府一手包办,实施的主体一定要是企业。围绕乡村振兴,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谋划产业发展,着重打造林下经济特色和品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瑞昌市积极扶持晨雾茶场、青山茶业等12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做强做大,打造了“雾上春”“九源仙子”“秦山山青”等庐山云雾茶叶品牌,鼓励洪一、花园、横港等茶叶产区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艺文化表演交流及茶乡游、生态游活动,着力提升茶叶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把“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一领办三参与”等生产经营模式融入到茶叶种植和加工当中,产品不愁销路,让种植户吃上“定心丸”。

带动群众就业促增收。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直销点和连锁店,开展网上营销,不断扩大产品销售渠道,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带动山区贫困人口就业1500余人,实现贫困人口劳动力直接经济收入500余万元,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肇陈镇万泉村2016年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肇陈镇万泉专业种养合作社,将村集体原有茶园作价入股,改造扩种白茶400亩,2017年成立茶叶加工扶贫车间,购买炒茶制茶设备,委派贫困户柯海林等人多次外出学习白茶种植技术和白茶炒制技术,当年实现集体收益6万余元,2018年上半年共制茶450余斤,收入达12万余元,有效带动13户47个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乐园乡桥棚村南山下大荡畈海拔约600米,气候温暖多湿,适宜茶叶种植,过去一直是闲置荒山。在瑞昌市委统战部帮扶支持下,村支书柯传宇带领村干部完成山场林地流转245亩,多方争取资金50万元栽种茶苗200亩,采取“一领办三参与”模式成立了合作社。茶园的建成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务工就业,贫困户每年还能有30%的稳定分红”。经统计,茶叶基地每年用工2000人次以上,其中贫困户用工200多人次,仅此一项可带动农户增收20万元以上。

决胜全面小康做贡献。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发挥产业引领作用。不仅贫困村要发展产业,非贫困村也要发展产业,瑞昌市以久久为功的决心和心态,鼓励村组利用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村组和个人收入。通过产业的发展,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为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小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