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
“本领+本钱+特岗+产业”让就业脱贫“底气十足”
来源:市场信息报 作者:洪秋荣 时间:2019-06-06 

      市场信息报讯(通讯员 洪秋荣)为更好地帮助贫困人员就业创业,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以来,江西省瑞昌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从加大职业培训、增加资金帮助、开发公益岗位、建设扶贫车间“四方”着力开展就业扶贫工作。


技能培训练就“金手指”


      “去年我的培训学员参加在河南举办的全国职业竞赛,耳疾患者田忠花拿到了全国竹编比赛第四名呢!”市残疾人民间竹编工艺的传承人田先敏告诉记者:“我的工厂近一半的员工是残疾人,他们通过学习身怀技艺,和正常人一样活的好。”

      据悉:近年来,就业培训中心每年会组织有意愿学习的残疾人、扶贫人员来田先敏传习馆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们基本掌握了选竹、制篾、拉丝等竹编工艺技术要领和工艺流程,能够进行简单的竹编工艺品编制。培训大大提高了本土竹编艺人及、残疾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同时,对瑞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化竹器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为使残疾人拥有一技之长,更好地就业创业。就业局积极探索新思路,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帮扶,用爱心点燃希望。针对企业用工需求,通过“订单式”定向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各类免费实用技术、岗前培训,一批残障人士在园区实现了就业。


创业贷款“贷”来新希望


      王定干是横立山乡红旗村的精准低保户口,家有脑瘫和上大学的女儿,还有二岁的幼女,妻子身体也不太好,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前年就业局扶贫干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鼓励他通过学技能创业,让家庭日子能够好起来。

去年在创业贷款的扶持下,种下了赛湖农场30亩地种植西瓜。“这种大棚西瓜一年只需要栽种一次,摘果四个多月。相对来说栽种难度小,摘果也简单。从技能到资金全靠政府全力扶持,遇到困难扶贫干部还总找来技术人员帮我解决。”王定干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又申请到了10万元就业局无息贷款用于资金周转,西瓜销售也是扶贫干部帮我联系的,我就只管栽苗摘果就好了。正常情况下,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公益岗位“偏心”残疾人


      “我视力很差,女儿视力不好,老婆去年不幸得了重病,让紧巴巴的日子雪上加霜。自从乡镇府给我安置农家书屋做管理员,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补贴、加上有低保收入,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今年55岁的高丰镇永兴村孙荷水告诉记者:“有了图书室,经常有人来看书聊天,这样日子也好打发些,对健康也有益。前几天扶贫干部还带着东西来家里慰问。”

      随着就业扶贫工作的持续开展,很多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通过技能创业培训就业创业之路风调雨顺。但是对那些因身体不好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扶贫人员得到了政府“偏心”照顾,该市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人、重点帮扶”的原则开发岗位,整合资金,开发了保绿保洁、交通协管、农家书屋、乡村道路维护等公益性岗位,有效安置了特困人员通过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实现“体面就业”。


绿色产业栽种“幸福苗”


      5月16日,林安国际、国豪生态公司在洪一乡政府签订“扶贫茶园认购协议”,开启了瑞昌“认购茶园带动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发展发展新模式;5月27日,横立山各村地里热火朝天,乡村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纷纷下田,集体栽种辣椒。此次栽种的辣椒苗,由该乡政府无偿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今年以来,瑞昌市积极探索扶贫攻坚新路子。从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加产业扶贫两处着手助力精准扶贫。人社局、农业局、各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组织专人对全市示范村劳动力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立足当地经济和产业特色,以市场化为导向,制订“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就业技能培训方案,突出抓好特色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居民提供针对性、实用性的政府补贴技能培训培训。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特殊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和实践训练。

      据了解:1-5月份开展精准扶贫种植养殖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640人,培训合格率100%;扶贫车间安排47名贫困人员就业,发放30名贫困人员补贴3万元;扶持10名贫困人员创业贷款90万元;乡村开办的农家书屋安排13名残疾人做管理员,企事业单位门卫、保绿、手工制作岗位安排残疾16人;工业园企业安排210名贫困人员就业。其中:LED企业帮助59名精准扶贫人员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