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海绵城市建设正成为“全国样板” 江西萍乡获1.2亿元财政奖励
来源:市场信息报 作者:朱淳兵 余振华 时间:2019-08-03 

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本报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华 摄影报道)在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年度绩效考评第一后,在今年4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组织的海绵城市建设三年终期考评中,江西省萍乡市再次获评优秀等次第一名,并获得财政部海绵城市试点奖励资金1.2亿元(财建〔2019〕311号),为萍乡市有史以来获得奖补资金最高的一次。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015年4月2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根据地区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自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以来,萍乡紧紧围绕建设具有江南特色海绵城市目标,坚持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的理念,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老城区以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城区内涝积水和水环境治理等问题,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总体目标。全市32.98平方公里试点区域完成项目建设166个,完成投资64.63亿元,全面完成了试点确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75%、30年一遇防涝标准、雨水资源化利用率12%等海绵城市建设指标。

建成后的海绵调蓄设施,也成功经受住了近两年来多次强降雨的考验。2019年7月,萍乡遭遇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强降雨。面对远远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海绵调蓄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效力,大幅减少了内涝。

萍乡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也得到了部委领导、专家和中央媒体的高度肯定。2019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海绵城市:会呼吸才宜居”,专题介绍了萍乡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而就在去年11月,萍乡被国务院点名表扬,海绵城市建设正成为“全国样板”!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其中,江西省萍乡市创新海绵城市试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经验得到通报表扬。萍乡市围绕“建设江南特色的海绵城市”总体目标,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已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第一,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成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