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通讯员 洪秋荣)今年以来,江西省瑞昌市就业局根据求职人员的择业需求及个人爱好、特长,“因人而异”实行人性化、细致化就业服务。该局从平台建设、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开发岗位、政策宣传五个方面帮助贫困人员“体面就业。”
一、平台服务到位。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走遍大街小巷、千村万户与贫困人员“促膝谈心”,大力宣传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的优惠政策;通过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加深企业对劳动保障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理解,提高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帮扶平台,结合社区及乡镇开展“爱心行”扶危济困活动,制订一对一帮扶方案,力争结对一户,解决一户,着力扶助其走上就业岗位。
二、信息发布到位。建立扶贫人员岗位信息资料电子库。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及时将搜集到的用工信息、优惠政策、技能培训等信息及时送到个人,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整合企业资源。与6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联系,跟踪掌握各用人单位的岗位信息,及时发掘就业岗位并做好推荐就业服务工作,通过为用人单位提供用工信息,广泛采集空岗信息,为有就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工作岗位。1-7月发布用工信息580条,岗位13200个。
三、职业培训到位。根据岗位需求和就业困难群体个人培训意向,对有一定专业技能或有创业意向的就业困难群体,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服务。积极组织开展种植养殖、家政服务、电子、机械、电焊气焊、管理疏通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实现技能就业、素质就业;对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提供SIYB创业培训,用创业带动就业。1-7月,开展各类技能创业培训3520人,其中:开展建档立卡就业困难人员种植养殖培训820人。
四、岗位开发到位。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人、重点帮扶”的原则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最大限度收集和掌握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及时发掘就业岗位并做好推荐就业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就业困难群体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创岗”;积极协调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为就业困难群体“谋岗”;通过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为就业困难群体“找岗”。1-7月,乡村开办的农家书屋安排13名残疾人做管理员,企事业单位门卫、保绿、手工制作岗位安排残疾16人,扶贫车间安排47名贫困人员就业,乡镇(村)公益性岗位安排贫困人员178人,企业安排262名贫困人员就业(其中:LED企业安排59人。)
五、政策宣传到位。充分依托网站、报纸、报刊、短信、电子屏、微信、QQ群及手机终端等自媒体平台,通过传统+新媒体相结合的方面,利用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招聘会、民营企业服务周、场面招聘会、及就业政策宣传月等活动,向群众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社会保险政策、精准扶贫政策。发放各类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手册、宣传单,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1-7月发放各种宣传手册、宣传单、挂历等360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