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通讯员 洪秋荣)去年以来,江西省瑞昌市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主体,以服务招商引资企业为重点,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支撑点,通过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保障企业正常运营,激活创业,鼓励和扶持更多铁劳动者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
筑巢引凤让返乡浪更高
瑞昌市充分发挥“黄金水道”长江岸结资源,做足沿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这篇文章,促进了港口、园区、城市联动、互动的良性循环,为企业铺设的多条“黄金”路,吸引外资企业“蜂拥而至”,黄金水道大开发不仅为客商带来滚滚财源,也诱发了返乡就业创业的浪潮。
城因港而兴,港因城而旺。瑞昌市依托码头港口黄金水道,引外资企业纷至踏来,沿江产业迅速崛起。截至目前,新区主路网和沿江大道建设基本完成,已建成污水处理厂、长江地表水厂和11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理文集装箱码头、理文散装杂货码头、亚泥码头建成或改造完成,瑞昌港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集装箱时代”。
瑞昌市主动对接央企、民企、外企。理文造纸、理文化工、蓝谷新能源、亚泥五六期,海底电缆、中部红木产业园、华中国际木业等第一批重大项目纷纷投资工业城。去年20多家LED电子厂引进瑞昌,这些落户企业有效推动了瑞昌经济蓬勃发展,也“招回”了万名在外务工的人员,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事业家庭两不误。
扶贫解困让民生更温暖
瑞昌以扶贫解困为支撑,把特别的关爱传递给残疾人。在21个乡镇157个行政村相继办起了图书室安排残疾人做图书管理员工作,为广大农民朋友送去精神食粮,也为当地残疾人送去了就业的希望。就业局为每位图书管理员每月发放公益补贴300元,残联为91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燃油补贴2.37万元;还为1000多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维权等方面咨询服务,接待来信来访100余人次。
为使残疾人拥有一技之长,更好地就业创业。瑞昌市积极探索新思路,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帮扶,用爱心点燃希望。针对企业用工工需求,通过“订单式”定向技能培训,免费开展实用技术、岗位培训。一大批残障人士在园区企业实现了就业。同时,发挥来料加工点多面广的优势,帮助困难人员居家就业、就近就业。同时,积极鼓励残联人士创业,扶持残疾人从事种养业和个体经营,为14名残疾人创业发放创业贷款210万元,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从靠、要的困境中走出来,挺直腰杆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据不完全统计: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共吸收563名残疾人就业。
无息贷款让创业更轻松
为切实履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就业扶贫职责,市创业担保贷款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创业担保贷款精准扶贫的途径,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对贫困户的资金扶贫力度,对广大有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员提供资金保障,激发贫困人口创业活力,实现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脱贫目标。
对于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可享受与失业人员、大学生创业等人员同等的贷款扶持政策。对有创业能力且有创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并能提供反担保措施的创业项目,积极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个人创业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给予最高不超过9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给予贷款贴息扶持。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就业的企业,且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除按规定给予贷款贴息扶持,可以适当提高贷款金额。
在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方面,创业担保贷款中心精简贷款流程,降低反担保门槛,并开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创业担保贷款利好政策落地生根。截至目前,中心共为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万元,助力了精准扶贫事业,加快了群众脱贫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