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通讯员 邹志敏 摄影报道)“企业要求复工复产,但必须先过严标准的防疫关!”“员工进厂之前,必须换口罩,洗手消毒,测量体量,然后再只能进厂……”2月14日,在瑞昌市码头工业城、瑞昌市经开区一些企业里,由该市应急管理局牵头,会同市工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等部门组成的疫情防控验收小组,对切实需要复工复产的企业,一律经验收合格后再准许复工。截止目前,该市近40家企业已经有序恢复生产。
14日下午,记者在位于该市码头工业城的瑞昌市华中国际木业有限公司看到,工作人员早早就在厂门口设置了工作台,员工进入厂区之前,必须按照标识上的流程,首先要进行体温检测,再进行口罩更换、洗手消毒、佩戴新口罩,然后进入工作区,每一个流程都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
“企业要复工复产,但必须先过严标准的防疫关。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九江市工作安排,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组织具备条件的企业稳步有序地复工复产。”瑞昌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正军告诉记者。
面对企业相继开始复产复工,瑞昌市坚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严格做到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劲头不松,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正常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营造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秩序。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统一免费配备口罩、红外线测温仪、消毒液等防控物资。
企业大门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江西天启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复工,也迎来20多名员工。与以往不一样的是,带着口罩的员工进入厂门口,不仅要测量体温、健康登记,还要进行防疫知识教育。记者看到,在这家企业内,所有的防疫物资全部准备到位,其中包括测温仪、洗手液、消毒液、酒精、口罩等。在九江亚联环保包装有限公司,验收小组发现有关流程不是很规范,现场就点了出来,并且要求立即整改,直到符合标准,才签字表示过关,同意恢复生产。
在位于瑞昌市经开区的江西瑞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全体员工都佩戴了口罩,主动做好了各项防护。进门时,工作人员提醒员工要掌握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和废弃处理方式,避免发生二次污染。“我们年前就采购了足够的口罩、消毒液等,企业保障了顺利复工。”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江西宝山光电源有限公司,该公司要求每日上班前、下班后均需对企业内厂房、车间、电梯、设备、食堂、会议室、宿舍等所有公共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并建立消毒台账。厂区里消杀工作,更是不敢怠慢,尤其是生产线上的消毒。
记者在这些复产复工的企业看到,所有办公室、生产车间、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一律不得启用中央空调,保持开窗通风。因特殊生产工艺必须使用中央空调的,必须做好空调消毒和人员防护措施。有的企业实行所有人员错峰分散分餐用餐,杜绝在食堂集中就餐。
为了减少聚集和接触,取消现场会议,改成网上开会,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记者了解到,不少复工公司启用了电话会议、企业微信会议等,并制作下发了详细的使用说明。“刚开始复工,我们得天天开会,不过现在办法多,都是在网上开会。现在通讯工具先进,几个人建个群就可以开会,也十分方便。”一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江西宝山光电源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企业有不少外来职工,但是,刚复工复产时,一律只能让本地户籍的员工先上班,外来员工必须先隔离,待隔离期满后再上岗,确保企业安全复工。
对于目前尚未开复工的企业,该市不断强化疫情防控督导工作,持续转发上级或权威机构推送的疫情防控工作相关知识和要求,在企业层面营造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浓厚氛围。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结合复工企业实际,严格要求企业征求每位员工的意见,对疫情期间不愿回到工作岗位的员工,公司都充分尊重员工意愿,不强制返岗,并保留其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