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市县动态
瑞昌人社:五位一体“持续”为民生保障“发力”
来源:市场信息报 作者:艾晓明 时间:2020-04-29 


春节以来,江西省瑞昌市人社局强化民生服务为宗旨,稳岗两天推进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人社扶贫、行风建设工作五大工作不断“升级”,民生服务不断“升温”。


持续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从招聘员工、生产防疫到稳岗补贴,就业局全程安排专人从网上为我们企业对接办理一切手续,从补贴申请到近5万元资金到帐两周时间不到呢。”中材科技人事科长徐兰芳告诉记者:“稳岗补贴及时到位,为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起到了稳岗稳员的作用。有了政府各项政策扶持,坚定了我们度过难关的信心!”

该局将疫情防疫、招聘服务、创业贷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就业补助、公益性岗位等10多项国家政策根据企业和求职者需求进行分类开展,“打包”服务。为防疫物资重点生产企业江西理文化工、九江艺锦诚公司进行“疫情防控+稳岗补贴+创业贷款扶持”三项服务。下一步,人社局将按照资金返还再提速、网上经办再加力、主动服务再升级的相关要求,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将稳岗返还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力争稳岗返还应报尽报。

截止目前:已通过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帮助各类企业招聘员工2030人,吸纳贫困人员25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员178人,扶贫车间安置贫困人员8人;发放创业贷款5500万元,发放一次性稳岗补贴296万元,发放失业保障稳岗返还补贴202万元。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一是落实社保优惠政策。全面推动“减免缓”政策落实落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助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严格贯彻落实省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全力做好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

二是强化扩面征缴力度。以工业园区企业为重点,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者等人群,将建筑、交通、水利等项目工程及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等作为工伤保险扩面的主要对象,力争实现我市工伤保险全覆盖。

三是各项待遇及时发放。按时足额代发未参保城镇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及“十四类”参战等群体的生活补助;稳步提高失业保险金水平,做到应发尽发;保障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等定期待遇;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确保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的待遇发放到位。

四是筑牢基金安全堡垒。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大数据对比的方式,着重审查重复参保、重复领取待遇、死亡冒领、缴费年月不足领取待遇、重复领取失业金等多种骗取养老、失业金等行为,既要确保参保人员合法权益,又要确保社保基金不流失。进一步强化基金风险防控,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有重点地稽查用人单位申报的基数、工资总额及职工工资发放、失业金发放、工伤认定等情况,杜绝基金流失问题发生。



持续规范人事人才服务工作


抓好人事管理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继续做好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工作,重点抓好“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教育系统招聘教师工作。继续加大“三支一扶”人员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三支一扶”人员的作用。抓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全覆盖工作。积极申报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继续加强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奖励工作。

做好引才育才工作。依托该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打造“省双千计划、省百千万、博士后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留学人员创业园”等聚才育才平台。畅通人才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渠道,开展“瑞昌工匠”评选表彰活动,推动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上台阶,为该市人才入选“省百千万人才”、“赣鄱工匠”奠定基础。

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实施职业资格制度与职称制度有效衔接机制、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和技术工人技能等级晋升激励机制,搭建企业人才成长阶梯。探索人才积极服务乡村一线激励机制。

做好工资和福利工作。进一步规范落实全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严格落实《瑞昌市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岗位津贴补贴及奖金福利发放工作的通知》和《瑞昌市关于开展岗位津贴补贴发放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岗位津贴补贴的自查自纠工作,全面规范事业单位岗位津贴补贴及工资福利的发放。


持续构建良性和谐劳动关系


打牢和谐劳动关系基础。健全劳动关系风险隐患报告制度,认真排查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加强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服务,支持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做好疫情期间政策咨询解答服务工作。推动落实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落实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规范各类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推动各类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对各类用人单位集体合同的审查,指导企业签订和完善集体合同,依法维护好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开展根治欠薪活动。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制度宣传贯彻力度,全面落实建设领域实名制信息化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发挥劳动监察行政执法监督作用,认真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严肃查处无故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恶意欠薪,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涉及一起,移送一起。落实常态化失信曝光制度,对问题突出的欠薪失信企业定期上报,上“诚信黑榜”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联合惩戒。

进一步加强调解仲裁工作。加强劳动调解仲裁宣传,提高调解仲裁工作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力。采取多元化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各基层调解组织防火墙作用,将基层先行调解作为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程序,提高调解效能。继续实施“护薪”行动,做好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处理工作。配合省厅推行“智慧仲裁”信息系统的全面运用,实现“线上+线下”仲裁。妥善处理因疫情所带来的劳动争议案件,在工业园区设流动仲裁庭。加强劳动人事仲裁机构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树立劳动人事仲裁机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加强与法院、司法、信访、工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统一裁判标准和执法尺度,共同提升业务水平。


持续抓好党建业务各项工作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重要论述及中央治党治国新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思想汇报、谈心谈话等制度,抓牢抓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持续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系统行风建设。推进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深入开展,着力解决缺乏担当、执行不力,作风漂浮、效率低下,工作粗放、标准不高等问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卷面,持续推进系统作风行风建设,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应用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人社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实现窗口单位服务事项无差别、全科式“一窗受理”。推动人社经办窗口、社保卡、赣服通等多元化服务渠道建设,进一步改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点硬件条件,规范进驻服务事项。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加快电子社保卡签发和应用。依托江西人社“一体化”经办平台,推动建设市、乡、村三级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就业信息最大范围互联互通。

加强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建设。全面落实九江市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工作推进视频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洁”的理念要求,积极推动人社系统相关民生类资金项目纳入监管范围,进一步深化对民生资金领域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微腐败,维护和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加强人社窗口经办队伍建设。严把窗口人中选聘关口,切实选聘能力素质强、责任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充实窗口经办队伍;持续改进窗口经办人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纪律、规范服务行为;常态化开展窗口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和练兵比武,不断提高经办人员业务能力;开展“人社服务优质窗口”和“人社服务标兵”评比活动,对表现优秀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讯员 艾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