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瑞昌市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便民利企”核心,聚焦群众办事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确定八项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任务,明确了具体举措、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刷新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从办成“一件事”角度出发,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聚焦高频政务服务,强化数据共享,基本实现涉及跨部门办理的事项“一件事一次办”。
落实帮办代办机制。按照“受理热心、办理精心、环节细心、过程贴心、服务用心、群众开心”的“六心”服务要求,苦干实干,使帮办代办工作成为项目集中审批区在审批过程的“标准配置”,切实把“服务无止境,满意为群众”落到实处。
健全沟通反应渠道。推出“惠企政策通”窗口,实现“一站汇聚、精准查询、在线办理”。拓宽企业投诉渠道,健全工作机制,加强12345市民热线服务自身建设,践行利企便民宗旨。
完善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中介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多介合一”改革,打造集约式、一站式中介综合服务体。建立失信“异常名录”“黑名单”恢复,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恢复、退出机制。
推进便民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大厅母婴室、残疾人服务区,打造读书吧、休闲区等,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
增设便民办事专窗。在办事大厅设立“跨省通办”“邮政快递”“畅语言”“老年人帮办代办”等服务专窗,为办事群众解难题、降成本、优服务。
创新便民服务举措。推进“一链办理”服务,通过“一窗系统”共享数据和材料办理相关业务,解决办事群众办理出生、婚姻、退休等事项“重复跑、多头跑”现象,切实打通群众办事快捷之门;推进“无证办理”服务,通过“刷脸”“亮码”“扫码”等方式,实现进行自动对比认证授权,服务窗口自动关联调取证照数据,自动生成材料,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无证办”;持续推进“一体机”终端自助服务。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结合党建共建单位惠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参加,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定期开展社区“大走访”活动,贴近群众、参与新时代新社区共建、扶贫济困等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
通讯员 丰文涛